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访河南一座三线厂,生产华夏相机风靡全国,

来源:河南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河南南阳伏牛山东南端的山峦腹地,这里人烟稀少,道路不便,却矗立着一座座整齐的红砖楼房。虽多已露出破败之像,但于周遭的民居依然显得与众不同。这里便是上世纪三线时期

在河南南阳伏牛山东南端的山峦腹地,这里人烟稀少,道路不便,却矗立着一座座整齐的红砖楼房。虽多已露出破败之像,但于周遭的民居依然显得与众不同。这里便是上世纪三线时期的国营云光仪器厂,军工代号358厂。

工厂始建于1966年3月,位于镇平县石佛寺镇盘坡村,这是第五机械工业部在豫西伏牛山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军用精密光学仪器厂,后期又先后建设了378厂、508厂、548厂三个光学仪器工厂。358厂主要生产63式8倍炮队镜,多用在各种中等射程的火炮上,俗称“炮兵的眼睛”。

1980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缓和,军工订单的开始锐减,逐渐告别了吃皇粮的日子,找米下锅成了工厂日后的常态。工厂利用军工设备和技术,生产过珠江H801电子快门照相机、华夏821照相机、华夏851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后企业为了生存,降低生产成本搬迁至河南省信阳市。

鼎盛时期的工厂有职工和家属近五千余人,在这狭隘的山谷中,工厂一直都是繁华的所在。厂房根据山势的不同,分散开来建成,有的厂房相距几里地。七十年代是工厂最为繁华热闹的时期,延绵几公里厂区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工人忙个不停。生活区内有百货商店、菜店、新华书店、邮局、储蓄所、粮店、学校、剧院、家属楼……但随着工厂的搬走,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

工厂搬走后,热闹了二十余年的山谷里,不再有轰隆隆机器响,不再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灯火通明的景象。遗留的厂房和宿舍整体移交给当地,但是疏于管理,多数都已沦为村民的杂物间。结构完整的楼房,门窗早已被拆卸变卖,很多三、四层的楼房空空荡荡,任其在风雨中日渐破落。很多人会说,为什么附近的村民不住进去呢?因为没有产权,村民无法更好地装修和维护。

生活区内的白水泥路因为多年没人维护,已经变得坑坑洼洼,附近的村民看到有外人到来,都会习惯性的问一句:“是不是信阳过来的?”。这些年有太多的老厂职工来这里缅怀青春,村民已经见过不怪了。但对于眼前这些废弃的建筑,一栋栋完好的宿舍楼,还是会发出一声叹息,如果能获得产权,他们还是很高兴住进去装修维护的。

当年辉煌的云光厂为军工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工厂的搬迁,如今的这里老建筑尚存,但了无人烟,废弃凄凉。在你身边有类似这样的三线厂吗?它们如今的命运如何?是废弃还是转型成功?对于这些废弃的厂房您都有哪些要说的?

文章来源:《河南化工》 网址: http://www.hnhgzz.cn/zonghexinwen/2021/0422/1068.html



上一篇:河南少年聚会后溺亡,警方:曾遭殴打,一人被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河南省汝州天瑞焦化 以“零排放”

河南化工投稿 | 河南化工编辑部| 河南化工版面费 | 河南化工论文发表 | 河南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河南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